发布时间:2024-02-27 点击数: 0 次
肛瘘全称是肛门直肠瘘,中医叫肛漏。是指直肠、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感染性的管道。肛瘘就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化脓后向外溃破或形成脓肿切开之后形成的管道,这种管道开始为一个,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有多个。管道的内口是感染的入口,90%以上位于肛内距肛门口约2cm齿线处的肛隐窝。管道的外口即是溃破口或手术切口,多数在肛门外。
一、肛门视诊
通过观察外口的数量、位置及距肛缘的距离可以 初步判断肛瘘的走向和复杂性。
二、肛门指诊
对肛瘘的诊断十分重要,有经验的医生一般靠指 诊即可直接掌握肛瘘的大体情况,如瘘管的行径、位置,有无支管及有多少支管,内口的位置、数目,肛管直肠环的情况,管道与括约肌的关 系等,而且其准确性是相当高的。经验丰富专科医生,指诊诊断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准确性要高于肛门B超检查。
三、肛门探针检查
将探针从瘘外口伸入瘘管,食指伸入肛管,多数探针可在齿状线处的内口穿出。对瘘道弯曲者,探针多不能顺利穿过,切忌用力过猛,使探针穿破瘘管壁,造成新的感染。由于探针检查具有一定的痛苦,笔者建议在麻醉条件下使用,故一般不作诊断用,只用于治疗。
四、肛门核磁共振(MRI)
高位复杂肛瘘、肛周脓肿的位置、走行及其与肌肉间的解剖关系能清晰判断,利于术中保留肛门括约肌及提高手术治愈率。MRI对于骶前囊肿、肛管直肠血管瘤、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等少见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手术的入路、方式、及疾病的预后提供依据。
五、直肠腔内超声
可明确瘘管走行及肛瘘内口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与操作者水平有一定关系。
肛瘘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减少括约肌损伤,消除肛瘘内口和任何相通的上皮化瘘管。因此,确定内口位置和瘘管走行非常重要。B超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肛瘘和肛周脓肿的诊断,一个有经验的检查医师,可以很准确描述脓腔和瘘管的走向,与括约肌的关系,及内口的位置。
六、亚甲蓝标记
将一块适中的纱布放置于肛门内,而后将亚甲蓝 溶液由外口注入瘘管,然后轻轻将纱布拉出,观察内口的位置。然后,用窥器扩开肛门,在齿状线着色最显著处,可发现内口,同时在手术中 根据肛瘘的染色位置进行切除,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七、肛瘘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照相可见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肛瘘及马蹄形肛瘘,目前已很少使用。
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症状,肛门局部视诊、触诊、指检,就能初步作出诊断。如遇到病史日久、病情复杂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则需要做一些辅助检查,以确定病变的范围、瘘管的走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肛门功能是否受损等。有时为了明确肛瘘的性质,必要时可以进行病理检查。
温馨提醒: 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汇聚一大批肛肠届老专家和中青年手术骨干,技术力量雄厚,专科特色明鲜。我院主治痔疮、便秘、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畸形、直肠脱垂、结、直肠癌、结肠炎等肛肠疾病,凭借微创除痔手术、直肠癌低位保肛切除术、小儿先天性肛门畸形在肛肠患者群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如果您有肛肠健康方面的疑虑,可点击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我们的24小时健康热线:0318-5239666电话便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