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不可忽视的危险信号!_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网站 
  • 您现在的位置: 特色诊疗 > 肛肠 >
  • 便血:不可忽视的危险信号!

    发布时间:2024-02-27 点击数: 0 次

         临床上,经常听到有人这样问:“最近大便时会滴血,手纸带血,肛门处有些许疼痛,这是痔疮吗?是不是抹点痔疮膏就好了!”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隐患可能是大肠肿瘤的一种信号。事实上,便血是不下数十种肛门及消化道疾病的信号,我们可以根据便血的方式、多少、颜色及伴随症状综合分析作出自我判断…欢迎关注每期健康大讲堂直播,特邀肛肠专家解析胃肠肛门等疾病。

    一 什么是便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

    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二 便血的原因是什么

    便血的可能出血来源主要是:上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和下消化道(小肠、大肠、直肠及肛门)出血。

    1 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肠套叠、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等;

    2 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

    3 儿童出现便血,多由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等;

    4 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三  临床表现

     

    便血的特点包括便血量、性状、颜色、与大便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等。

    1 鲜血便 

     

    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  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  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  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 便血  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2 脓血/黏液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  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  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  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  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3 黑便 

     

    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4 隐血便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5 伴随症状 

    (1)肛门及肛周病变 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

    (2)上消化道疾病 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出血量大、速度快时可以有血便。

    (3)下消化道疾病 根据出血的原发病不同,伴随症状表现不一。

    四 识别便血做什么检查?

    对于排查便血上面的“嫌犯”名单,找出真凶, 主要有以下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便常规;无肉眼血便但不能除外隐血便可以查粪便隐血试验。根据原发病不同,可以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寄生虫检测;生化学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2 病因学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MRI、PET-CT、胃/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等以明确消化道病变的部位、性质等。

    (2)骨髓穿刺检查,除外血液系统疾病。

    (3)肛门指诊 有助于发现直肠肿瘤。

     

    五 出现便血怎么应对?

    1 注意便血的特点,也就是应注意便血的量、性状、颜色、与大便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等。就诊时要尽量详细的向医生说明上述特点以便于医生尽快的确定诊疗的方向和方法。

    2 应该到正规医院(肛肠专科、普外科、消化内科等),或专业肛肠医院就诊。

    3 尽量查清出血原因,在查清病因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出现便血情况后,至少应先进行肛门镜检查,观察整个直肠细微病变和肿瘤前期恶变。如发现异常,再进一步选择肠镜检查排除风险。肠镜下可以明确诊断几乎所有下消化道病变。
     

     

    胃肠镜的强大还在于它除了可“侦察”疾病外,还具有“现场办案”的能力,可内镜下直接止血,方法有电凝固、止血药喷洒、硬化剂量注射、小血管钛夹止血等。对肠息肉等,还可“就地正法”,直接切除。

    别忘了,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切忌“讳疾忌医”。


      

    温馨提醒: 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汇聚一大批肛肠届老专家和中青年手术骨干,技术力量雄厚,专科特色明鲜。我院主治痔疮、便秘、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畸形、直肠脱垂、结、直肠癌、结肠炎等肛肠疾病,凭借微创除痔手术、直肠癌低位保肛切除术、小儿先天性肛门畸形在肛肠患者群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如果您有肛肠健康方面的疑虑,可点击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我们的24小时健康热线:0318-5239666电话便捷咨询。

    在线预约 预约专家,

    症状咨询

    便血百科 疮症状 肛周脓肿 脱肛治疗 痔疮危害 肛门痛 肛门潮湿 肛裂 便血检查 拉血 大便不成形 痔疮费用 痔疮原因 肛门坠胀 慢性肠炎 肛门瘙痒 肛乳头瘤 肛门息肉 内痔疮 肛瘘 混合痔 我要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