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4 点击数: 0 次
现在是流行“女汉子”的时代,从一降生,女孩子便被按照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模式培养着。为了孩子长身体,营养是绝对保证的。所有富含营养的东西,只要想吃就管够。再加上曾听专家说,越是小个儿的动物,蛋白就越好;于是,家长们给吃大虾、吃鹌鹑蛋、吃鹌鹑、乳鸽……总之,什么高蛋白就吃什么,还说这都是精瘦肉,不怕影响身材。可这样的补法,对女孩子真的有益吗?在临床发现,除了小胖妞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小女孩儿出现了性早熟的倾向;中医理论认为,这和不恰当的饮食是有关系的。下面,就从小女孩、成年女性、老年女性3个阶段?
肾气盛衰是女子的根本
在中医古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柴嵩岩认为,从生理规律上看,肾气盛与衰的规律,在女子不同年龄段是有区别的,并提出了“肾之四”的观点。,这段经文提示我们,女性每7年为一周期,会有明显的变化,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也会不同。而且,肾气的盛与衰,是生、长、壮、老、已之根本;因女性具有经、孕、产、乳的特殊生理现象,故肾气在不同年龄阶段充实与衰退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女性的月经生理及身体其他脏腑功能的运转状态。,肾生最先:肾为先天之本,禀受于父母之精。在胚胎形成之前即已存在,待人出生之后又得后天水谷之精充养方逐渐成熟。,肾足最迟:肾气禀受父母之精而来,但肾气之功能(如生殖方面)在孩子出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无表现,这相对于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已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实在是“迟到”了。直到“二七”天癸至,胞宫胞脉通畅,肾气鼓动充实的太冲脉,方可有“月事以时下”的生理现象出现,此乃“肾足迟”。,肾衰最早:女子经过经、孕、产、乳阶段或屡患疾病,致体虚,肾气耗损,待40岁左右肾气逐渐减弱,面部、头发、肌肤均已明显看出肾气不足之征,待50岁左右肾气衰退,而此时人体其他脏腑依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肾最需护:由“肾生先”“肾足迟”“肾衰早”的现象及规律,看整个女性的生理进程,则肾气盛衰的规律,是因时、因地、因生活状态而动态改变的。医生要治女人之症(与女性生理相关的疾病),皆需了解并掌握女性肾气盛衰的规律,时时注重维护肾气,补益肾气,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以维持月经生理与生殖机能的正常。由此对女性而言,相对于心、肝、脾、肺等其他脏腑功能,“肾需护”。
温补兴阳要慎重
在“肾之四”理论支撑下,柴嵩岩提出在女性不同年龄阶段,饮食及治疗用药应有不同针对性。
一七:即小儿阶段,为生长发育初期。发育过程是一个逐渐成熟、逐渐平衡的过程。此时女孩儿肾气尚未充实,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此阶段饮食及用药宜保护肾气,养益冲任,忌兴阳,以免促进性早熟。
孩子都少不了生病,有的家长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就会很随意。比如常用的一味中药柴胡,“其气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因具升阳之性,可启动肾阳致相火妄动不安。故而,柴嵩岩主张在此年龄阶段,慎用柴胡及相关制剂。,在临床中曾遇到过,老奶奶为了给小孙女补钙,经常在孩子的饭菜里加虾米皮。殊不知,虾皮、禽类、海米、羊肉等食品性温热,有兴阳之弊。如此说来,羊肉串、炖乳鸽、鹌鹑蛋等,女孩子要少吃。
因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肾阴尚未充盛,肾气被过早激发充盈,而肾阴又相对不足,无力制约,便会相火偏亢。